內容提要: 撿拾鴿蛋、清理鴿糞、聯系檢疫、溝通銷路2月14日上午,在河南省寧陵縣華堡鎮楚堂村民成家庭農場里,農場主楚維向夫婦不停地穿梭在鴿棚間,干得熱火朝天。 2018年,我僅肉鴿養殖這一項就收益了50余萬元。34歲的楚維向笑呵呵地說。他的辦公室里,寧陵縣脫貧攻
撿拾鴿蛋、清理鴿糞、聯系檢疫、溝通銷路……2月14日上午,在河南省寧陵縣華堡鎮楚堂村民成家庭農場里,農場主楚維向夫婦不停地穿梭在鴿棚間,干得熱火朝天。

“2018年,我僅
肉鴿養殖這一項就收益了50余萬元。”34歲的楚維向笑呵呵地說。他的辦公室里,“寧陵縣脫貧攻堅致富帶頭人”“商丘優秀青年創業者”等榮譽掛滿了墻壁,彰顯了他執著創業的艱辛和堅韌。
“2009年,我去南方出差,在餐桌上和朋友吃飯,有一道香噴噴的燒乳鴿引起了我的興趣。肉鴿肉嫩好吃,還有藥用保健功效,具有投資小、風險小、收益高等特點,市場前景看好。”曾在外務工多年的楚維向向筆者道出了他創業的緣起。
一回到家,楚維向立即投入行動,放棄工作,返鄉創業,投入30萬元的積蓄發展肉鴿養殖,剛開始只進了500對種鴿。為積累經驗,楚維向天天觀察鴿子的生活習性,并不斷學習相關養殖技術,上網查資料、看書、參加學習會、去外地考察。慢慢地,他探索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鴿子養殖經。2010年秋季,種鴿開始孵化,年底一攏帳,當年收益是6萬元。多年來,楚維向一邊擴大養殖規模,一邊培育新的肉鴿品種,不斷朝著“綠色生態養殖”的目標奮進。
“一人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真的富。”近年來,楚維向牽頭成立了天明鴿業養殖合作社,實行統一提供種鴿、統一進行防疫和統一訂單銷售,并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中。2018年5月,他啟動電商運營,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,半年時間銷售額高達12萬元;開發了風味小吃“申氏手撕鴿”,一推上市場就好評如潮。
“2019年我的奮斗目標是,做大做強銷售,拉長產業鏈條,形成飼養—屠宰—加工—銷售一體化。計劃把‘申氏手撕鴿’發展成20家連鎖店,擴大網上銷售。”楚維向說話鏗鏘有力。